西藏自治区 拉萨 昌都 山南 日喀则 那曲 阿里 林芝 政府网站
那曲
那曲概况

  (一)历史地理

  那曲历史悠久,松赞干布时期,在那曲设“孙波如”,宋朝时期,那曲被称作北方四部落之一。和平解放后,1951年11月,成立了黑河办事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1956年8月18日,成立黑河“基巧”办事处;1959年10月,成立黑河专员公署;1960年2月,更名为那曲专员公署;1969年,成立那曲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8月,成立那曲地区行政公署。2018年4月25日,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正式公布撤地设市,这将是中国平均海拔最高、国土面积最大、最年轻的城市。2018年5月7日上午,西藏那曲市举行撤地设市挂牌仪式,那曲市从而成为西藏第六个地级市。

  那曲市地处西藏北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东西长约1156公里,南北宽约760公里,东连昌都市,西接阿里地区,南与拉萨市、林芝市为邻,北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青海省接壤,面积35.30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境内群山巍峨,河流、湖泊广布,高寒缺氧,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藏东和藏西的连接纽带,是藏中经济区的北部重要门户和窗口。

  (二)人口区划

  截至2019年底,全市总人口54210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1%。全市共设11个县(区),即色尼区、安多县、聂荣县、比如县、嘉黎县、索县、巴青县、申扎县、班戈县、尼玛县、双湖县,辖89个乡、25个镇、1190个行政村(居委会)。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9年,那曲市积极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根本方法,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的工作总基调,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按照那曲“12345”发展思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奋力进取,全力以赴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7.53亿元,同比增长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7亿元,同比下降1.8%;税收收入完成12.55亿元,同比下降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2亿元,同比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0元,同比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70元,同比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左右。全市共减贫31942户、136318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22.7%降至0%,贫困村(居)退出1173个,1个贫困县、10个深度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完成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7.2万人、实现创收9亿元。2012~2018届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7143人、就业率91.71%,201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2046人,就业率98.3%,其中为高校毕业生322人兑现创业补贴1048.5万元。

详细>>
历史概况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6世纪,那曲属象雄部落领地。

  公元前4世纪苏毗部落兴起后,象雄部落势力衰微,地域西缩,今班戈县以东属于苏毗部落,以西属于象雄部落。

  唐贞观十八年(644年),象雄部落被雅隆的悉补野部落兼并。

  7世纪左右,苏毗部落被雅隆的悉补野部落兼并,设孙波茹,并将孙波茹辖区划分为11个以行政、军事为一体的组织“东岱”(千户所),即则屯、约屯2个千户所,上下桂仓2个千户所,宗木麦2个千户所,哲堆、哲麦2个千户所,喀若、喀桑2个千户所及那雪1个小千户所,仍保留孙波王室。唐乾元二年(759年,藏历土猪年),吐蕃废除孙波王室。

  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瓦解,那曲地区与西藏其他地区一样陷入割据状态。游牧的纳仓部落割据着纳木错周围及其以西的地区,“琼布”家庭统治了今那曲东部地区(巴青、比如、昌都丁青一带)。

  元嘉熙四年(1240年,藏历第四饶迥铁鼠年),藏北地区被元朝军队收降,并对藏北地区那曲(黑河)和昌都地区丁青等地进行军事统治。14纪中叶,文宗皇帝图铁木尔之弟额尔德觉拉带领一部分蒙古族士兵入藏,在丁青一带驻扎,并逐步扩大势力范围,并与当地群众婚配定居,逐步演变成“霍尔三十九族”部落。

  明洪武六年(1373年,藏历第六饶迥水牛年),明朝设置朵甘卫指挥使司,设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管理,受西安行都指挥使司统辖,簪理藏北及昌都地区的地方事务。

  崇祯十五年(1642年,藏历第十一饶迥水马年),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与藏传佛教格鲁派联合攻灭第悉·藏巴地方政权,藏北地区隶属于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管辖。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藏历第十二饶迥铁鼠年),清朝派兵赴西藏驱逐准噶尔部军队后,将今那曲地区的大部分地区置于西藏地方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雍正三年(1725年,藏历第十二饶迥木蛇年),清朝在西宁设青海办事大臣,委任第12代“霍尔王”赤加吉钦总管“三十九族”部落,直属理藩院夷情衙门。

  雍正九年(1731年,藏历第十二饶迥铁猪年),清朝派官员对黄河源以南的游牧部落七十九族地区进行划分,将其中的霍尔三十九族部落划归驻藏大臣直辖,并设总千户、百户、百长实施管理,在其内部将各部落世袭头人按其部落大小分封官爵以便治理。

  乾隆十六年(1751年,藏历第十三饶迥铁羊年),清朝派兵平息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事件,并制订《善后章程十三条》,对西藏地方行政体制作出重大改革,在藏北设立坎囊宗,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由堪布(寺庙住持)和头人(部落首领)行使管理权。坎囊宗是西藏地方政府在藏北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宗。三十九族地区归驻藏大臣衙门直揍管辖。

  辛亥革命后,西藏地方政府以藏北地区亲汉为借口出兵,把三十九族地区收入掌管,并将部落世袭头人的官衔降低乃至撤销,但由于传统势力影响,西藏地方政府对三十九族地区的基层势力并未完全摧毁,传统部落势力依旧强大。

  民国五年(1916年,藏历第十五饶迥火龙年),西藏地方政府在三十九族地区设霍尔基巧,任命僧官堪穷(四品僧官)一名和俗官(四品官)一人,并在总管下设部族行政区,以“措巴”为基础,建立两级行政机构。

  民国二十年(1931年,藏历第十六饶迥铁羊年),国民政府按照西康建省规划,设嘉黎宗划入西康省建置。

  民国三十年(1941年,藏历第十六饶迥铁蛇年),西藏地方政府撤销霍尔基巧。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藏历第十六饶迥水马年),西藏地方政府在那曲卡(今那曲县那曲镇)设绛曲基巧,将原属霍尔基巧的部分地方划归绛曲基巧管辖,同时,在三十九族地区设立巴青、比如宗,将比如宗等地划归摄政达扎的采邑封地。

  1951年1月1日,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成立,原归西康省管辖的嘉黎等县划归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管辖,巴青、索宗、比如宗归昌都解委会丁青办事处管辖。5月23日,西藏地方政府绛曲基巧辖藏北一带6个宗谿,即黑河宗、申扎宗、朋已宗、朗如宗、当雄谿、白仓谿。

  1954年,绛曲基巧辖黑河宗、申扎宗、朗如宗、旁多谿、当雄谿、白仓谿、达波措斯谿、达木曲柯尔谿8个宗谿。

  1956年10月9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设置黑河基巧办事处,辖黑河宗、申扎宗、朗如宗、恩果谿、新格尔谿、达木萨迦谿、南木错谿、达木曲柯尔谿8个宗谿。

  1959年10月,根据西藏工委关于《西藏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意见》,将昌都地区的比如宗、聂荣宗、索宗、巴青宗划归黑河地区管辖。将黑河地区的白仓谿、当雄谿、旁多谿、达波措斯谿和达木曲柯尔谿部分地方划归拉萨地区。同时,撤销黑河、朗如2宗和恩果、新格尔2谿,设立黑河、安多、班戈3个县;撤销达木萨迦、南木错、达木曲柯尔3谿,合并设立达木萨迦县;撤销申扎宗,设立申扎县。撤并后黑河地区辖9个县,即黑河县、巴青县、比如县、班戈县、安多县、聂荣县、索县、达木萨迦县、申扎县。

  1960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黑河专区,专员公署驻黑河县,同年2月,黑河专区更名为那曲专区。

  1964年7月27日,国务院将黑河县的麦地卡区,墨竹工卡县的巴嘎、德龙2个区与嘉黎县合并,仍称嘉黎县,归那曲专区管辖。撤销雪巴县,将其原辖3个区分别划归工布江达、林芝、嘉黎3个县。同年10月31日,撤销达木萨迦县,将其原辖的区、乡一部分划归班戈县。那曲专区辖黑河、聂荣、巴青、索县、比如、安多、班戈、申扎、嘉黎9个县。

  1965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那曲专区更名为那曲地区。

  1969年3月26日,经西藏自治区党委和西藏军区批准,那曲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6年1月,经西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划出申扎县所辖的来多、青瓦、俄久美、俄久多、嘎尔措5个乡,设立双湖办事处,属那曲地区革命委员会派出机构。同年12月,在申扎县文部、甲谷、帮多、吉瓦、卓瓦设立申扎县西五区办事处。

  1977年3月,申扎县尼玛区划归双湖办事处。同年8月26日,双湖办事处正式成立。

  1978年8月,经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将班戈县所辖的色瓦区买巴、巴岭、多玛3个人民公社划归双湖办事处管辖。

  1979年1月,撤销那曲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那曲地区行政公署。同时,申扎县西五区办事处改称那曲地区文部办事处,为那曲地区行政公署派出机构。那曲地区辖那曲、比如、聂荣、索、巴青、嘉黎、安多、申扎、班戈9个县和双湖、文部2个办事处。

  1983年10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文部办事处设立尼玛县,以班戈县的荣玛区、嘎琼区和原申扎县的文部、帮多、甲谷、卓瓦、尼玛5个区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划。那曲地区辖那曲、比如、聂荣、索县、巴青、嘉黎、安多、申扎、班戈、尼玛10个县和双湖1个办事处。

  1987年11月13日,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聂荣县原辖的5个区、31个乡调整为1个区、13个乡。

  1989年6月6日,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那曲地区在全地区范围内进行了撤区并乡工作,将11个县(区)所辖的67个区、1个镇、331个乡调整为11个区(含新建的安多县岗尼区)、2个镇(那曲镇和新建的索县亚拉镇)、144个乡、1510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

  1993年8月1日,经西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尼玛县正式成立。撤销双湖、文部办事处,成立尼玛县和双湖特别区(为尼玛县派出机构)。

  至2000年年底,那曲地区辖那曲、比如、聂荣、巴青、索县、嘉黎、班戈、安多、申扎、尼玛10个县和双湖特别区,共3个区公所、147乡(镇)、1534个村(居)民委员会成立。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双湖县,至此,那曲地区下辖11个县。

  2017年0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那曲地区设立地级那曲市的批复,撤销那曲地区和那曲县,设立地级那曲市和色尼区,以原那曲县的行政区域为色尼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那曲镇文化西路26号。

详细>>
行政区划

  比如是藏语“哲如”的转音,意为“母牦牛角”。

  自然地理

  比如县位于东经91°47’~94°27’、北纬31°12’~32°20’之间,西邻色尼区、聂荣县,北邻巴青、索县,南抵嘉黎县,东与昌都的边坝县接壤,享有“藏北江南”的美誉。全县区划总面积11690平方千米,有草地1566万亩(可利用面积1214万亩)、耕地3.95万亩,林地104.89万亩。县城离地区所在地那曲镇265千米。

  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渐次降低,西部海拔4400多米,多低山丘陵;东部海拔3800多米,多高山峻岭。境内群山叠嶂,奇峰林立,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多座,与邻县交界处有40多个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口,著名的有达木业拉山、曲宗拉山、下拉山。比如县河网密布、湖泊众多。主要河流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的怒江、夏曲河、旦曲河、布龙曲、白曲等,湖泊有门得错、易普错、嘉仁错、康夏神。

  比如县以达木业拉山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属亚寒带气候,多为半干旱高山草甸,是纯牧业区;东部属亚寒带湿润气候,多为高山峡谷地带,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无霜期100日以上,年平均温度在3度以上,最高温日平均气温26.4度,最低-22.3度以下,全年日照2500小时,风日20天左右。

  野生动物主要有麝(獐子)、白唇鹿、棕熊、豹、藏原羚、岩羊、狐狸、狼、藏马鸡、藏雪鸡、秃鹫等,还有藏羚羊、盘羊、黑颈鹤等珍禽异兽。植物有479种,其中58种可以入药,冬虫夏草、贝母、雪莲花、党参、红景天等闻名遐迩。矿产有铅锑、黄金、铜、煤、油贡岩、玉石、锌等多种。

  境内自然灾害主要有雪、风、干旱、洪灾等。

  政区建置

  比如在古代“十二邦”之一的苏毗部落兴起时,属于此部落。松赞干布兼并苏毗部落,比如属孙波茹管辖。

  13世纪,元朝中央政府派遣官员进藏清查户口,设置驿站,夏克(夏曲卡)曲卡驿站为其设置的11个大驿站之一。

  14纪中叶,元朝文宗皇帝图铁木尔之弟额尔德觉拉带领一部分元朝士兵入藏,在巴青娶妻安家,被尊为部落头领,并逐步统治巴青、比如一带,被称为第一代“霍尔王”,额尔德觉拉后代征服比如、丁青等地,形成三十九族地区。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藏历第九饶迥土羊年),蒙古土默特部落头人俺答汗率部进入青海,包括比如在内的三十九族地区归其管辖。

  崇祯十五年(1642年,藏历第十一饶迥水马年),西蒙古厄鲁特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落首领固始汗从青海率兵进藏,大力扶持藏传佛教格鲁派。比如属蒙古王东宫武统治,属三十九族地区,比如内部由部落头人管理,部落头人按“千户”、“白户”、“户江”等职位统辖所属部落,比如县共分9个部落,分别是达竹、贡、热西、柴仁、比如、彭盼、山扎、纳如、胡尔中。

  清雍正三年(1725年,藏历第十二饶迥木蛇年),中央政府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委派赤加吉钦为三十九族地区总管。

  雍正十年(1732年,藏历第十二饶迥铁水鼠年),朝廷派员勘定藏青边界,将三十九族地区划归西藏,由驻藏大臣直接管辖。

  清朝末年,四川总督赵尔丰率兵进入比如地区,对原有世袭官职一一加封,将三十九族地区划归川边管辖,纳入西康省。

  20世纪初期,西藏地方政府第一次对川边用兵,在英国支持下,将昌都和藏北的三十九族地区纳入西藏地方政府管辖。

  民国五年(1916年,藏历第十五饶迥火龙年),西藏地方政府在三十九族地区设立霍尔基巧,比如归其管辖。

  民国三十年(1942年,藏历第十六饶迥水马年),西藏地方政府撤销霍尔基巧,在原三十九族地区设哲(比)如、聂荣、巴青、丁青、色扎、尺牍等6个宗,比如正式成为一个宗(宗址在今比如镇),宗名沿用哲如部落名,后转译为比如宗。1942年,西藏地方政府委派僧、俗官员各1人驻此地。

  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西藏地方政府将比如宗划为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师傅——摄政达扎活佛的封地,其内部仍由世袭头人管理。

  1951年7月,中共西藏工委成立中共三十九族分工委。8月,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第一(三十九族)办事处宣告成立,比如等10个宗为其辖区。11月初,对三十九族所属的6个宗派出军事代表,建立军事代表处,负责督导宗的工作,随后又组建比如宗解放委员会。

  1956年9月15日,昌都基巧办事处成立。比如宗解放委员会改为比如宗党委,归中共昌都分工委丁青中心县委领导。1957年,撤销比如宗党委,归昌都基巧办事处领导。

  1959年4月20日,撤销比如宗人民解放委员会。同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比如宗,设立比如县,划归黑河专区管辖。比如县下辖比如、柴仁、彭盼、热西、夏曲卡、山札6个区,31个乡。

  1962年年初,昌都地区边坝县所辖的白嘎区划归比如县。

  到1964年年底,比如县政权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在原有9个部落基础上,成立8个区公所、37个乡人民政府。

  1968年5月,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和西藏军区批准成立比如县革命委员会,随后8个区委会、区公所改称“革命区委会”。

  1972年,全县的37个乡人民政府相继成立37个人民公社。

  1981年,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比如县人民政府、区公所、乡人民政府等机构。

  1989年,在全区撤区并乡中,比如县将原有的8个区公所、37个乡人民政府改为11个乡人民政府,下设195个行政村。

  2000年,比如县辖11个乡、195个村委会,总人口46579人。

  旅游资源

  比如县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其中“丁嘎热巴”、“达布阿谐”等民间歌舞在西藏享有盛誉,2000年仍有31种剧目在传唱。

  达姆寺有西藏唯一保存头骨的天葬台,骷髅墙属达姆寺的附属建筑。帕拉金塔建筑宏伟,历史悠久,塔内文物丰富。布龙乡有一天然溶洞。白嘎乡那若白湖和蓝湖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境内有朗地寺、瓦唐寺、色扎西寺等25座寺庙,有常住僧尼的拉康35座、日追9座。唐卡、壁画、雕塑、法器、建筑艺术、歌舞艺术等相映生辉,光彩夺目。

详细>>
  • ·聂荣县
  • ·巴青县
  • ·索县
  • ·嘉黎县
查看更多

色尼区

色尼区位于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东经91°10’~93°05’、北纬30°30’~31°55’之间,北与聂荣、安多县接壤,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