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 拉萨 昌都 山南 日喀则 那曲 阿里 林芝 政府网站
日喀则
日喀则概况

  (一)历史地理

  日喀则史称“藏”。13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将日喀则分为6个万户。20世纪初,西藏噶厦政府把日喀则提升为“基宗”。和平解放后,1951年,分别成立日喀则、江孜临时工委;1960年,分别成立日喀则、江孜专员公署;1964年,合并为日喀则专员公署;1978年,改称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日喀则撤地设市,设立地级日喀则市。

  日喀则市位于西藏西南部,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宽约220公里,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西衔阿里地区,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北靠那曲市,面积17.92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境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悬湖”—长芝冰川湖,有扎什伦布寺、江孜抗英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

  (二)人口区划

  日喀则市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市总人口85万人,藏族人口居于首位,占89.9%左右。此外,境内还有汉、回、蒙古、土、满、苗、壮等几十个民族。

  2014年,撤销日喀则地区和县级市,设立地级日喀则市。以原县级日喀则市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日喀则市辖原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江孜县、定日县、萨迦县、拉孜县、昂仁县、谢通门县、白朗县、仁布县、康马县、定结县、仲巴县、亚东县、吉隆县、聂拉木县、萨嘎县、岗巴县、和新设立的桑珠孜区,204各乡镇,1673个村居。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91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95.14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109.15亿元,增长6.5%。

  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6.0%、39.1%、44.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2个百分点。分产业贡献率看,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5.4%、59.8%、34.9%,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5、5.3、3.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0%,呈“平稳上涨”态势。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2.8%。在各类消费品中,价格上涨幅度最大的是交通和通信、衣着分别上涨3.8%和2.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

详细>>
历史概况

  考古发掘,在远古时期,日喀则就有藏族先民繁衍生息,劳作聚居。

  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各部族,建立吐蕃政权,将辖区分成5个“约”进行管理,日喀则属叶茹、茹拉,治所分别设在今南木林、拉孜。

  842年,吐蕃政权瓦解,日喀则各地处于割据状态,大部分地区由赞普后裔云丹管辖。

  1288年,元朝中央在西藏地区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设都元帅2人,为一僧一俗,管理军事,地方事务由萨迦地方政权管理。其中,后藏地区设有6个万户,其中拉堆洛(今定日县)1089户,拉堆绛(今拉孜、昂仁县)2250户,曲弥(今日喀则市)3003户,夏鲁(今日喀则南部夏鲁、江孜等地)3892户,绛卓(也有称香巴,今南木林县一带)3630户,芒域(今吉隆县一带)2635户,万户下设千户、百户若干,分别管理当地民政,有的监管军务。

  明朝时期,中央设乌恩藏都指挥司,管理日喀则等地军务。此时,地处山南的帕竹万户取代萨迦势力,成为掌管西藏地方事务的地方政权。帕竹地方政权取消万户制,建立宗本制,在西藏设有13个大“宗”,日喀则地区设有桑珠孜宗(今日桑珠孜区)、仁蚌宗(今仁布县)、江孜宗、白朗宗4个宗。

  明末清初,日喀则先后归仁蚌巴、第悉•藏巴、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统治。1713年4月,清朝中央政府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将拉孜宗、昂仁宗、彭错林宗赐由班禅拉章管辖,其余地方由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管理。

  1923年,西藏地方政府收回班禅原辖区,改日喀则宗为基宗,整个日喀则地区归其管理。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十七条协议》,规定恢复班禅固有权利和地位,十世班禅返回日喀则,恢复对原辖区的管理。西藏地方政府管理日喀则宗、仁孜宗、定结宗、萨迦宗、南木林宗、康巴宗、协格尔宗、定日谿、甲错谿、拉布谿、岭噶谿、申扎宗、济咙宗、聂拉木宗、绒辖谿、宗咯宗、萨嘎宗、仲巴洛强;班禅堪布会议厅管理拉孜宗、昂仁宗、彭错林宗、谢通门宗及打通仁钦则谿、兰伦晓谿、金龙谿、梅康萨谿、曲瓦谿、学吉龙、从堆谿、从推沙拉谿、甲庆则谿、赛马、羊谿、帕伦谿、干岗热不皆谿、哈都谿、下布吉丁谿、普通扎西岗谿、扎绒谿、桑阿林谿、米谿、野马拉谿、从推下巴谿、边谿、强定谿、白扎谿。

  1954年,西藏地方政府将日喀则基宗改为藏基(后藏基巧),辖有江孜、白朗、仁布、南木林、协噶尔、定结、宗嘎、吉隆、萨嘎、仲巴、仁孜、萨迦、日喀则、定日(岗嘎),卡达、绒辖、聂拉木、堆穷、岭噶(宁卡)、拉布、甲错、旺丹、申扎等宗、谿卡和雪巴。

  1956年9月15日,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批准成立日喀则基巧办事处,辖日喀则宗、仁蚌宗、岭噶宗、南木林宗、拉布宗、甲错宗、仁孜宗、定结宗、萨迦宗、协噶尔宗、定日宗、济仲宗、绒辖学巴宗、宗嘎宗、卡尔达谿、萨嘎、乌郁定麻谿、托甲、养谿、哲则谿、波尔齐谿、科朗谿、东噶谿、达那仁伦谿、谢通门、米康沙格马尔、卓许谿、拉孜宗、昂仁宗、彭错林宗、金龙谿、康巴宗、勒普、重堆地岗谿、者中谿、塔尔勒。1956年11月至1957年1月,又先后成立拉孜宗办事处、萨迦(宗级)办事处、谢通门(宗级)办事处、宁卡(岭噶)宗办事处、康巴金龙办事处、南木林宗办事处、昂仁(傲布忍)办事处。

  1958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拉堆地区设拉堆基巧,原属后藏基巧管辖的协噶尔、仲巴、萨嘎、吉隆、宗嘎、卡达、绒辖、聂拉木等宗谿、雪巴划归拉堆基巧管辖。

  1959年3月,西藏地方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国务院下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进行平叛和民主改革。11月,撤销日喀则基巧办事处,成立日喀则专员公署,隶属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领导。同时,宗谿合并改为县,日喀则专员公署辖聂拉木县、吉隆县、萨嘎县,专员公署驻地设在日喀则县。1960年2月,撤销江孜基巧办事处,成立江孜专员公署,隶属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管辖,辖江孜县、仁布县、白朗县、浪卡子县、打隆县、亚东县,专员公署驻地设在江孜县。1960年4月,康马县成立,属江孜专属管辖。至1960年底,日喀则、江孜两专区的区、乡级人民政府全部成立。1962年,岗巴县成立,属江孜专属管辖。同年,原属阿里专区的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区管辖。1964年5月,日喀则,江孜两专区合并成立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将原江孜专区下辖的浪卡子县、打隆县划归山南地区管辖,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辖18县、100区镇、471乡、11个居委会。

  80年代初,中央同意筹备恢复江孜专区建制,但随后又取消筹建。

  2000年底,全区辖18个县(市)、233个乡镇、1782个村(居)委员会。

  注: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的批复》:同意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原县级日喀则市改为桑珠孜区。

详细>>
行政区划

  白朗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北侧、冈底斯山脉南侧、年楚河中游、日江公路中段,距日喀则市政府所在地49公里,东与江孜县接壤,南同岗巴、康马县、亚东县连界,西与萨迦县接连,北与桑珠孜区毗邻。南北长120公里,东西宽50公里,最窄处约20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约2180平方公里。白朗县地处东经88°53′至89°25′和北纬28°17′至29°18′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县城海拔3960米。

  白朗县地势南高北低,山峦起伏,河壑纵横。境内主要有两大河谷,即年楚河河谷和天曲河河谷,年楚河由东南向西北流经白朗境内38公里,年平均流量为25.7立方米/秒;天曲河由南向西北流入年楚河主河道,流经白朗县境内13公里左右。气候干湿季明显且夜雨率高,气温高,日照强烈,存在季节性冻土层,年平均气温在O℃至7℃之间,沿河一线年均气温约在6℃至7℃之间。最高气温在6月、7月,平均约为14.6℃;全年气温最低月是1月份,个别年份出现在12月份。气温日差较大,年较差较小,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17时到18时左右;日最低气温出现在凌晨前后,平均气温日较差在18℃左右,最大可达25℃。年最高气温大多出现在5月至6月,一般在24℃至26℃之间。年平均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太阳总辐射量约在1866199.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总辐射量以5月份最大,为2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沿河一线平均日照为3217.6小时,日照率为73%;南部高于沿河一带,日照时数最长月出现在雨季开始前和雨季结束后的5月至10月份,全县年平均降水量约在250毫米~450毫米之间,年最大降水量为708.9毫米,最小降水量为199.2毫米。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湖区域年均降水量为500毫米至700毫米左右,降水量多在6月至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98.7%;4月至11月降水量为3.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0.9%。无霜期在120天至140天之间,风期在100天左右,最大风力达8级以上。

  野生动物主要有麝、高原兔、喜马拉雅旱獭、猞猁、兔狲、藏狐、狼、黑颈鹤、藏雪鸡、斑头雁、鸭类、西藏毛腿沙鸡、红隼、鹞类、鸮类、草原雕和胡兀鹫等;植物有银白杨、北京杨、藏川杨、竹柳、红柳、蔷薇、小檗及分布稀疏的沙生槐等;县境内查明和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铬、铁、铅、锌、煤、铜、水晶和深层封闭或地热田等。

  8世纪,西藏著名的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和纳朗•多吉登雄两人曾在巴雪念过经。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两位大师,取二人名之首字合成,翻译为汉文时,有“巴朗”、“白朗”等。和平解放后,汉文统用“白朗”二字。

  元朝,白朗属夏鲁万户管辖。明朝,帕竹地方政权设宗。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在白朗设有白朗宗、杜琼宗、旺丹宗,隶属噶厦管辖。1956年8月15日,中共西藏工委决定成立中共白朗宗委员会,驻地在白雪村,辖旺丹、杜琼、白朗3宗,隶属江孜分工委管辖。1959年,撤销旺丹、杜琼、白朗3宗,成立白朗县人民政府。1962年,洛麦区并入洛布穷孜区,改名为洛江区,全县辖5个区、21个乡。 1964年5月30日,江孜专区与日喀则专区合并,白朗县随之隶属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1984年,白朗县撤社建乡,实行政社分开,生产队改为村,原5个区不变,22个公社和163个生产队调整为22个乡、113个村委会。1988年4月,白朗县进行撤区并乡工作,至2000年底,白朗县辖11个乡镇、114个村委会。

  白朗县是一个农业为主、农牧业兼有的县。历史上,白朗县生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生产技术落后,群众“靠天吃饭”,交通不便。民主改革后,逐步推广农业技术,对进行农牧民科技培训,1983年,白朗县成立县农技推广站。1986年,成立乡级推广站5个。修通日江公路和各乡村公路。1992年,白朗县修建杜琼一级提灌站,装机容量670千瓦,水渠总长度15.7公里,提灌面积13417亩。1996年,修建楚松水库,坝高39.8米,坝顶长343.5米,总库容量146万立方米。1999年,在济南市的无私支援下,白朗县建立农牧科技示范区,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特别是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得到推广。2000年,开始在公路沿线乡村大面积种植蔬菜。至2000年底,白朗县有耕地面积90739.05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19%;草地面积273101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24336.92亩;共有河流24条,均为季节性河流,主要灌溉水源为年楚河;有部分原始森林、人工林和沙棘林。200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8672.56万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96.7%,粮食总产量36122.69吨,亩产473.94公斤,主要种植品种有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等;牲畜存栏241917头(只匹),出栏率25%,人均占有牲畜5.88头(只、匹);有林地面积715.05亩;工业以民族手工业为主,有脱皮糌粑加工、旺丹卡垫、杜琼线麻(高级氆氇)、嘎东松巴拉姆(藏鞋)、洛江夏觉唐卡(卷轴画)、白岗藏香等。

  历史上,白朗县仅有为数不多的民间藏医人员,医治对象主要是各大农牧主和富裕户,农牧民看病难。1959年,成立白朗县人民卫生所,广大人民群众可以看病就医,后改为县医院,1978年,白朗县人民医院开设卫生科、内科、外科、防疫站及藏医科。

  白朗县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有赛马、摔跤、俄尔多(又名甩石绳)、打朵锅口、跳绳、赛牦牛、打牛角、地窗、拔河、踢毽子、举石头、围撕等。从1971年到1998年,白朗县先后举办以乡、县机关为单位的体育竞赛260多次,学校体育成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必修课程之一。白朗县民间传统乐器有鼓、锣等7种,都是由民间木匠、铁匠自制而成,后又增加手风琴、扬琴、提琴等;白朗县民间歌舞有果谐、踢踏舞、藏戏、神舞等。

  名胜古迹及旅游景点有藏传佛教前宏期(692年至755年)的嘎东寺、1413年建的党钦寺及色拉卓底寺、嘎普乡嘎普村与普奴村之间北山坡上的夺补雾寺庙遗址、杜琼乡颇罗村颇罗鼐索朗多吉故居遗址、洛江乡洛江村洛江本母(女王)宫殿遗址、县城西南山后的普度泉水、常美切巴寺、古墓葬遗址、古塔遗址、宗遗址、修行洞等。千年古柏位于旺丹乡,传说百姓在树旁祷祭时不小心着火,扑不灭,是不丹飞来百只雄鹰在空中盘旋三圈才扑灭。当地群众一直把该树当做神树进行祭拜。

  至2000年底,全县共有5372户、41386人,其中农业人口35310人、牧业人口4862人、城镇人口1214人,人口密度15人/平方公里,自然增长率lO‰。全县人口主要以藏族为主,有41329人,占总人口的99.86%;汉族57人,占总人口的0.14%。

详细>>
  • ·拉孜县
  • ·江孜县
  • ·南木林县
  • ·萨迦县
查看更多

桑珠孜区

桑珠孜区,西藏自治区地级日喀则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驻地为城南街道,人口11万,面积3670平方千米。由县级日喀则市改设而来。